2016上外翻译硕士经验

Add 桃子姐学姐微信
为你全程答疑

送翻硕资源、报录数据等
翻硕英语:
翻硕英语体型比较固定,无选项完型+阅读理解+作文。
无选项完型真的...很难,我练习时都是拿二笔综合能力的参考书和配套练习做的,这里面有无选项完型,但想说二笔里面文章题材和考试题材很不一样,考试一般都是经济时事相关文章,所以光拿二笔练手不够的,要平时坚持看Financial Times或者Economist的文章,看看里面的固定搭配,动词,连词等的使用,多揣摩。
阅读理解和作文可以直接拿专八的材料来练习。
作文是议论文,定期要练一篇,我10月中旬开始练作文,到考前一共练笔20篇左右,平均三四天一篇。可以推荐一个网站“批改网”,写完之后放到上面自测看有多少分,然后它会给出扣分点什么的,自己以后就可针对性改正。但只供参考,毕竟机器批改。

翻译基础:
先讲一件学英语的人都要做的事儿,辣就是记单词啦。无论翻译还是阅读什么的,词汇量小都是很艰难的,所以考研期间我坚持每天记单词,记什么的话,专八当仁不让啦,然后可以记一些雅思,GRE啥的。
翻译基础以往有词条翻译(比如给出“APEC”,让你给出中文意思和解释,或者是给出“全国人大”,让你给出英文意思和解释),但今年没有(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在词条上,哭哭哭)。不过翻基主体还是文章的英汉互译。这个没有技巧,靠练习。这一科在我准备考研最一开始就放在重点内容中,刚开始可以边看一些理论边做翻译练习。一直到11月中旬前,我平均每天一篇。汉译英的话一般中文文章我选400字左右的,英译汉的话英文文章一般选800词左右的,不过也是慢慢增加的,稳定时期是这个长度。
汉译英选三笔和一些政府的公文报告,后来是二笔,英译汉一般用二笔和Financial Times的文章。准备专门的信纸(空白处多的那种)来练习,这样做批注时会比较方便,再回看时也一目了然。
翻译时一定不可以看参考译文,不会翻也做记号。翻完后一定要对比参考译文,揣摩参考译文哪里翻得好,怎么遣词造句的,怎么重整句子结构的,等等。然后遇到启发较大的翻译可以摘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。
11月考完二笔后我就没再练习,但想告诉学弟学妹们,这样特别不好,一个原因是自己不练习,心虚,还一个就是,练了那么久之后,翻译速度等到达一个瓶颈期,因为没有继续练习,所以也就没有继续上升。建议大家后期可以降低强度,但不能完全停下来。

百科与写作:
上外百科着重在中国文学历史上,推荐两本书,陶嘉炜《中国文化概要》和林青松《中国文学与文化常识》,这两本看透,基本能涵盖考试范围了,再有不知道的应该大家都不知道。看完之后上网找些百科题练手,毕竟感觉自己都记住了和真的能答出题目是两回事嘿嘿。
考试题型是百科知识5道+成语5个+议论文。
成语考出处+解释+造句,这个难点在于出处。我是看了两厚本成语故事,自己按所出朝代整理,朝代里又分具体出自哪本书,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联想记忆,哪几个成语出自哪本书捆绑记个人觉得要好记些。但比较悲催的是,我整理了快300个成语,考试5个有4个是我没有整理的。。。好在我知道意思,也能造句,只是出处错了不能得分。
议论文的话,我想考察的是语言表达能力,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。平时对于社会时事,可以自己多思考些,从不同角度来看,看看新闻报道的角度,自己在写文章时也可用到。我是考前一个月才考试练习议论文,练了6篇就上战场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我们复习的每一科不是孤立的,都可以互相借鉴。成语故事完全可以和古代百科联系在一起,比如程门立雪的程指的是程颐,程颐是北宋哲学家,而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,这里的朱指的就是朱熹。同样,这些故事又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中,引经据典也是论证的一种好方法嘛。

相关书目推荐:
百科与写作:
陶嘉炜《中国文化概要》
林青松《中国文学与文化常识》
成语故事大全之类
翻译理论:
冯庆华《实用翻译教程》
李长栓《非文学翻译》
叶子南《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》
平卡姆《中式英语之鉴》
翻译/英语综合能力练习:
三笔实务,二笔实务,Financial Times
二笔综合能力(练无选项完型)
专八(练阅读和作文)
政治:
大纲和大纲解析(红宝书)
肖秀荣1000题,8套卷,4套卷

推荐阅读